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1922-1923 陸軍稱霸 中國遠運五連冠

聯賽陸軍稱霸

這屆甲組聯賽虎頭蛇尾,開始時十分熱鬧,季前共有14隊報名,至下半季只剩下10隊。

上屆球隊除居了艦和開羅艦因被調走而退出外,其餘 9 隊球隊 ─ 地丹拿艦、岩布士艦、添馬艦、京士陸軍、香港會、九龍會、炮兵、南華和警察繼續參加。此外有 4 艘軍艦加入:英軍艦隊旗艦鶴健士艦、新調來港的德班艦 (HMS Durban) 和狄斯巴治艦 (HMS Despatch),以及加力蘇艦。再加上從未在甲組出現的潛水艇隊,一共 14 隊。

可是,潛艇隊在聯賽開鑼後從未出賽。至下半季,狄斯巴治艦及加力素艦因大部份時間不在香港,被廹於 1923 2 月間退出。最後甲組只餘 11 隊。

乙組更加陣容寵大,一共20隊報名,南華仍熱派出兩隊參加。不過與甲組一樣,季中有球隊退出,最後亦只剩下16:德班艦、炮兵、九龍會、卡萊爾艦、京士陸軍、United A C、南華甲乙、馬拉辛艦 (HMS Marazion)、地丹拿艦、岩布士艦、鶴健士艦、警察、聖約瑟、Fleet Auxiliaries、獄卒 (Warders)。

南華甲組隊陣容有所改動,前鋒由黃瑞華代替老將郭寶根出任左輔,而上屆踼乙組甲隊的快翼陳光耀升上甲組,代替劉德祥。葉九皋似乎與南華管理層不和,季初被調到乙組乙隊,前鋒不夠人用,南華寧可將後衞陳蘇調上前線。陳蘇的後防位置則由黎郁達頂上。中場線則擢升上屆乙組乙隊的林玉英代替張榮盛出任左中衞,其餘維持不變。

下半季葉九皋調回甲組,陳蘇亦因而調回後防,老將馮帶退出,由陳蘇和黎郁達鎮守後防。另外提拔乙組的左輔梁榮德上甲組,黃瑞華要再充當後備。

李惠堂這屆獲提升至乙組甲隊,另曾至少兩次在甲組隊露面,但並没有在甲組比賽中取得入球。

南華甲組隊上下半季的陣容如下:

                  上半季                                        下半季  

                                                                                     
                                                                      
                                                                      
                                                                                                         
                                                                          
                                                                  
                                                              
                                                                
                                                              
                                                            
                                                        
                   耀                                  耀

後備:    吳錦泉                              後備:      馮帶
                                                                                 黃瑞華
                                                                                 吳錦泉

聯賽一開始,即見在夏天勤於操練的京士陸軍連勝多場,直至遇著添馬艦才被廹和失去本屆第一分,而一星期後的第二循環比賽,添馬艦更以 1 : 0 將之擊敗,可算是本屆京士陸軍的尅星。但最後京士陸軍還是取得聯賽奪標,他們取得最多入球,後防失球又是各隊中最少,奪冠可說實至名歸。另一支曾擊敗這隊冠軍隊的岩布士艦隊則獲亞軍。

南華的成績在季初除以 1 : 0 僅勝岩布士艦隊可算傑作之外,其成績實在乏善可陳。至季中稍有起色,曾以 4 : 1 大勝九龍會。但成績一直只能在中下游浮沉,最後在 11 隊中只爭得第 7 名。南華前鋒不弱,入球是最多的幾隊之一,但至命傷是後防不穩,失球亦是最多的幾隊之一,因而令到成績低落。

隊名
得球
失球
積分
京士
20
15
3
2
41
13
33
岩布士
20
14
0
6
29
18
28
九龍會
20
11
3
6


25
添馬艦
20
9
5
6


23
鶴健士
20
8
6
6


22
香港會
19
8
3
8


19
南華
20
7
4
9


18
  地丹拿
18
7
3
8


17
    炮兵
19
5
4
10


14
    德班
20
4
3
13


11
    警察
20
0
6
14


6
(資料來源:南華早報1923-04-041923-04-14。地丹拿艦因要出海執行任務,無法完成最後兩場賽事。)

乙組聯賽亦由京士陸軍摘冠。


足總初辦銀牌賽

銀牌賽創始於1897年,一直由香港會負責舉辦。192210月足總去信港會,要求交出銀牌的管理權,港會在不大情願之下同意這屆開始由足總接手主辦[A1] ,這標誌著香港足球的發展繼續脫離香港會的控制。

足總第一次主辦即創新猷,增購銀牌一隻,創辦初級組銀牌賽[S2] ,參加的全是乙組球隊參加,甲組球隊參加的稱為高級組銀牌賽。

這屆參加高級組的隊伍即參加甲組聯賽的11隊,南華初賽輪空,不幸復賽即遇上勁旅京士陸軍,第一場以 1 : 1 打成平手,唯於重賽以 0 : 2 敗陣,這屆與銀牌無緣。不過京士陸軍最後在決賽以 1 : 2 敗於九龍會手上,未能成為甲組雙料冠軍。而九龍會則初嘗銀牌冠軍滋味。

初級組銀牌賽方面有10隊參加,南華合併了乙組的甲乙隊參賽,陣中有未來球王李惠堂,果然實力大增,打入了決賽,於1923331與京士陸軍爭標。

京士陸軍陣容如下:

門將:Holland
後衛:McCan, Crummey (capt)
中衛:Jones, Critchlow, Wildman
前鋒:Lord, Pye, Moore, Carr, Grotty

南華陣容:
                                                                                     
                                                                         
                      耀                                               
                                                                                                     
                                                                  
                                                                 
                                                           
                                                             
                                                           
                                                 
                                                 
                                     

上半場李惠堂腳頭失靈,多次門前失機,其中一次只面對陸軍門將仍射失,反而被陸軍於40分鐘由Critchlow頭球建功,以一球領先上半場。下半場南華加強壓力,但陸軍後防嚴密,南華前鋒難越雷池半步,最後陸軍險勝1:0,奪得首屆初級組銀牌冠軍。

南華功虧一簣,雖在比賽中佔上風,終因前鋒射門乏術,屈居亞軍,獲頒 R J Wilton 杯。


球員介紹

陳光耀

陳光耀卓號『大口仔』,是1920年代我國最佳左翼。

陳畢業於聖保祿書院[A3] 夏令杯出身[A4] 1920年加入南華乙組隊,與梁榮德、黎郁達等其他新秀組成鋒線[A5] 。翌年南華乙組分兩隊,陳獲選入乙組甲隊。

1921年他居然以乙組球員身份,入選國家隊,出席在上海舉行的遠東運動會,不過他似乎只是後備,没有出場,但可以看出當年的足球界已認識到他的潛質。

1922年陳獲南華會提拔到甲組,代替原左翼黃德祥,與另一新秀、左輔黃瑞華 (後改任中堅) 拍檔,為中鋒黃柏松製造機會。那屆南華雖然在聯賽只獲第七名,但入球卻是最多的幾隊之一。

1923年初,他入選219在香港舉行的滬港杯埠際賽,是首次獲選參加這項賽事的幾位華人球員之一,可惜那場港聯踼得一團糟,慘敗03,陳亦未能發揮他的威力。

19235月,第六屆遠東運動會在大阪舉行,陳又再入選。此後的192519271930各屆遠運會他均為國家隊正選左翼,由1921年起連續5屆入選。

1923年夏天,他代表中國遠征澳洲,當地報章稱讚他的速度,但指他不懂甚麼時候利用他的速度,而且不安於位,常走入中路,可見當年他的球技尚未成熟,不過澳洲球評家亦指出他甚有潛質[A6] 

回港後陳協助南華於1923-1924年首次奪得甲組聯賽冠軍。

1926年7月南華兵變,陳加入新成立的中華會,與原南華會隊友黃柏松、孫錦順、曹桂成等重組一條強大鋒線,大家合作無間,此後幾年協助中華會奪得三屆聯賽桂冠。

1927年夏天,陳光耀參與三華聯隊再征澳,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次獲得當地報章極力稱許,指陳是他們所見過的最快翼鋒之一,深懂翼鋒的踼法,形容他在邊陲的高速推進及準確的傳中球堪為澳洲翼鋒的典範,可見事隔4年,陳已大勇大熟。

不過李惠堂卻没有把他選入戰前我國最佳陣容,副選也没有,似乎提也没有提及。

陳在澳洲比賽時足部受傷,未完成所有賽事前即被送回國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遠運會,陳在上海的賽事中唯有負傷上陣[A7]

1928年陳光耀考入廣州嶺南大學,加入了該校足球隊,但未有因此退出中華會,每逢周未中華有球賽,他便乘早車來港參加比賽[A8]

1929-1930年那一屆,陳光耀在中華的正選左翼位置被李鴻清所代替,陳只能充當後備。

然而,1930年的第九屆遠運會陳仍然入選,並在對日本的一場關鍵賽事中射入一球 (亦是他在各屆遠運會的唯一入球[A9] ),令中國隊與日本打成3:3平手,平分那屆足球項目冠軍。

1930年7月,陳光耀與曹桂成以個人身分參與李惠堂發起的征歐計劃,該次遠征原定為時約半年,陳已向大學請假,但征歐之行後來中途取消,而他們二人則被香港足總緊急委員會質疑他們受薪,於季初暫停他們的出賽資格。陳本想趁遠征計劃取消而回嶺南上課,可是因為要向足總上訴,唯有留在香港[A10] 。至1931年2月二人才重新獲准出場。但此後中華會的成績已如江河日下。

1932年12月,陳光耀在廣州結婚[A11]

1933年,陳光耀離開中華會,經舊隊友黃瑞華介紹,前赴上海加盟優遊足球隊,在那裡踼了一個半球季[A12]

據說陳退休後從商,在上海開辦良友體育用品公司[A13]





港滬埠際賽於1908年創辦,但於1913年舉行第二屆之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頓了10年。1923年港滬雙方同意再度舉辦,地點定於香港。上海足總在資金短缺之下,仍然派隊前往香港比賽。

這次香港聯隊第一次有華人球員入選,而且一選就選了4人:後衞陳蘇、中場梁玉堂、以及雙翼朱廣揚和陳光耀。選華人球員是大勢所趨,至少可吸引更多觀眾,但選4名之多就有點令人奇怪,因為南華本屆只是聯賽的中下游隊伍,而入選球員竟佔全隊的3份之1。雖然南華本屆後防失球甚多,但陳蘇似乎是必然之選,因之前他已曾入選聯賽聯隊。

比賽原定於1923217 (星期六) 舉行,然而由於上海隊乘坐的輪船遲到,要臨時推遲至翌日舉行,上海隊得以有一天的休息。

218 (星期日),一次大戰後的第一次港滬埠際賽在港會球場舉行,到場觀眾估計有8,000人。由於香港隊以逸待勞,賽前被一致看好。可是,事實卻非如此。

上海隊以全洋班上陣,平均身裁和速度都比港隊優勝,全隊實力較平均。全場上海隊佔大部份攻勢,控制了大局。上半場雙方0 : 0平手,下半場上海隊由Goldman先開紀錄,跟著有球員Phillips被逐,卻在以寡敵眾的情況下,再先後由CoulcharDailey射入兩球,以3 : 0 打垮港聯,在作客兼以寡敵眾的情況下勇奪第3屆港滬杯賽,令所有人大跌眼鏡[S14] 

賽後檢討,上海隊在各方面均比港隊表現出色,港隊全無默契,球員各自為戰,孖刺西報指全隊只有梁玉堂演出水準,後防二將 (Gerrard及陳蘇) 被指側重表演,右後衛Gerrard尤其差勁[A15] 


1923年2月18日在港會球場舉行港滬埠際賽,可以見到球場爆滿,
連附近高處亦有人站在長櫈上觀看。



遠運會五度稱王

19235月,第六屆遠東運動會在大阪舉行,南華再度代表中國參加遠運會的足球項目。

賽前上海曾質疑南華代表中國出席遠運會的資格,查1915年南華擊敗上海取得代表資格後,伍廷芳曾宣布以後由南華代表國家出席這項賽事,8年之後自覺羽翼已豐的上海足球界,大概已將該決定抛諸腦後。

南華於是邀請上海派隊於3-4月間來港比賽爭奪代表權,上海原本選出南洋公學足球隊代表上海來港,但由於這期間正是上海籃球賽舉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而不少足球員又身兼籃球員,無法分身,華東委員會最後決定放棄與香港爭奪代表權的念頭,但強調下一屆 (1925) 必須舉行預選賽。

這次中國代表隊球員共17人,為歷屆最多,其陣容如下:

足球監理員:郭晏波

隊員:劉慶祥、許誠耀、黎郁達、吳錦泉、羅偉民、梁玉堂、梁榮德、黃瑞華、梁棣芳、林玉英、彭錦榮、劉九、葉九皋、黃柏松、李惠堂、郭寶根、陳光耀[S16]

球隊於5月10日乘嘉蘭輪啟程前往日本,他們坐的是三等倉,是船尾部份,環境惡劣,相信球員受苦不少。至15日晨首先到達神戶,得到當地華僑熱烈歡迎,至下午2時抵達大阪,除大批華僑外,大阪市廳長亦親自迎接,車隊十餘輛,加上道路兩旁的旗海,十分壯觀。

抵步6天之後,即5月21日,這屆遠運會宣告開幕,首先舉行的是田徑項目,中國隊除於跳高取得冠軍外,其他項目全軍盡墨,於是維護國體的責任便又落在足球隊身上。

這屆遠運會足球項目,再次是三隊爭雄的局面 – 即中國、菲律賓、日本。

5月22上午拉開戰幕,由中國對菲律賓,開賽僅7分鐘葉九皋先開紀錄,完半場前再建一功,上半場領先2:0。菲律賓上半場曾威脅中國隊後防,但至下半場已無以為繼,被葉九皋再下一城,完成帽子戲法,結果中國隊以3 : 0打垮菲律賓,先拔頭籌[A17]

5月23日,新敗的菲律賓再出場戰日本,勝回一仗。

5月24日,中國對日本,日本足球雖然比上屆有所進步,但仍然是三隊中實力最弱,兼且中國球員有多一天的時間休息,結果以5 : 1打垮日本,葉九皋再次連中三元,黃柏松梅開二度。中國隊五度蟬聯錦標。

在日本奪標後,國家隊乘船回國,5月31日到達上海,應邀在該地進行了兩場友誼賽,先後於6月1日及2日擊敗上海公共體育場(現滬南體育活動中心)足球隊及上海華人精英隊4:2及3:1[A18] 。上海隊中有3人後來跟隨南華遠征澳洲。

第六屆遠運會中國足球隊在球門前的合照。





---------------------------------------------------------------------------------------------------------


 [A1]
Along the Sports Road, p55.


 [S2]南華早報1927-04-02
 [A3]《中國足球書》英文版,第83-89頁。
 [A4]《中國足球書》(英文版), 39頁。
 [A5]Hong Kong Telegraph 1921-02-1102-18.
 [A6]South China Moring Post 1923-09-17
 [A7]華字日報1927-09-22
工商日報 
[A8]1930-10-28
 [A9]區德偉:《二十世紀球星紀念特刊》,第4頁。香港足球總會,2015
 [A10]工商日報 [A8]1930-10-28
 [A11]華字日報1932-12-20
 [A12]『國足百年』。

 [A13]同上。


 [S14]China Mail 1923-02-20


 [A15]同上。上海隊之後兩天再比賽兩場,先以2:0擊敗南華,最後在傷疲影響之下以2:5大敗於軍聯腳下。


 [S16]見《球國春秋》第21頁。『廣東省誌‧體育誌』網頁列出的球員名單没有梁榮德,卻有一位龍榛端。


 [A17]《球國春秋》第
21頁。


 [A18]『國足百年』。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1921-1922 球王出道 居了甲乙雙冠

這屆甲組聯賽有11隊比賽,其中兩隊是新丁:居了艦和開羅艦,其餘的是地丹拿艦、岩布士艦、添馬艦、威路沙陸軍、香港會、九龍會、炮兵、南華和警察。地丹拿艦隊去年勇奪銀牌冠軍的球員今年只留下幾名,實力有所削弱。而衞冕聯賽冠軍的威路沙陸軍則於季中被調離港,由來港換防的京士陸軍代替。

乙組亦有11隊參賽。南華派出兩隊,另外甲組還有居了艦、陸軍、炮兵、香港會、九龍會派隊參與乙組聯賽,再加上大學、聯合體育會、聖若瑟和旁庶普 (Punjabis)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這屆南華從少年夏令杯足球賽中發掘了一位甚有潛質的新秀李惠堂。

李惠堂 (1905-1979),字光梁,客家人,祖籍廣東省五華縣錫坑鄉。19051016出生於銅鑼灣大坑,是家中第3子。父親李浩如是香港建築業富商,見李惠堂對足球太著迷,怕兒子玩物喪志,於他6歲時將他送回鄉唸私塾,至1915年才將10歲的李惠堂接回香港大坑。

李惠堂於191712歲考入香港皇仁書院。李惠堂幼年體弱多病,身裁廋小,同學見他個子小而又善於踼小球,就稱他為『辣椒仔』。但因體格過小,從未獲選入校[S1] 

後來李惠堂經過勤學苦練,體格才變得強壯結實,而其父亦逐漸受其感化,放寬對他踢足球限制,最後甚至給與積極支援。

李惠堂在皇仁書院只讀了兩年書,13歲那年 (1918) 他就輟[S2] 在家協助父親處理業務。他雖然初中還未讀完,其中英文程度卻已優於當時的大學生,除了曾受私塾的札實的基礎訓練,與兩年書院的嚴格教育外,便完全出於勤於自修而[S3] 

19218-9月間,李惠堂效力的大坑足球會參加了南華會舉辦的華人公開足球比賽,因而爭取了在南華會星探面前表現的機會。當時李惠堂雖只16歲,但已比同齡的男孩子高[S4] 。他在比賽中發揮出色,終於獲選入南華足球隊。

不過,李當時年輕經驗淺,技術仍未成熟,被分配到實力最弱的乙組乙隊。相信當時南華中人怎樣也想不到這個小伙子,將來居然會成為光芒四射的『亞洲球王』。

李惠堂的足球基本技巧非常全面。各項動作嫺熟,控球能力特強,球一旦被搭上腳,就好像吸鐵石,球在他腳下離不開,只見球在兩腳之間盤旋滾動,他動作敏捷,巧似靈貓,別人很難奪去。他的盤、帶、搶、傳、射門、挑球過頭等均很出色,所以他在球場上一舉一動,即氣象萬千,博得觀眾頻頻喝采。

不過,李惠堂的技術亦非完美,他最大的缺陷是頂上功夫。他雖然身裁高大,卻絶少用頭頂球,頭槌攻門更是絶無僅有。據他自己解釋,是因為他初入南華時,被中鋒黃柏松嚇怕,原來黃每次有高球他都拼命爭頂,不理是對方球員還是隊友,他的頭又硬,李曾多次與他頭碰頭,痛得受不了,於是養成習慣,每有高球,他都退後十碼八碼,伺機而[S5] 

季初南華甲乙組各隊陣容如下:

              甲組                                 乙組甲                               乙組乙

                                                                                             
                                                                                             
                                                        耀                                     
                                                                                     
                                                                                            
                                                                                     
                                                                               
                                                                                   
                                                                               
                                                             
   廣                                                           
   揚                                 耀                       

   後備:   黎郁達                     後備:    吳錦泉                後備:    郭穗
歐傑生
馮文傑
黃瑞華

居了艦奪甲乙組聯賽雙冠

這屆南華甲組隊一直演出水準,聯賽進行了大約三份一之後,與添馬艦隊在積分表上雙雙領先。季中後仍然緊守第2至第3位,一直保持爭標希望。可惜到季尾卻不幸接連失分,先後與添馬艦和九龍會打成平手。

192241南華在主場出戰上屆銀牌冠軍地丹拿艦隊,可謂不容有失,誰料甫開賽後防主將陳蘇即告傷出,要在場邊治療15分鐘才可再入場繼續比賽,但就在他不在場的時候被地丹拿艦隊射入全場唯一的入球,後來南華本有扳平機會,可惜12球宴客,另一入球則被判詐胡,最後以 0 : 1 落敗,慘失兩分,若要爭奪聯賽冠軍,下一場 (48) 一定要作客撃敗港會。

誰知 4 8 日對港會一仗門將劉慶祥不能出場,由原本踼中場、卓號『量天尺』的張榮盛頂上,上半場張送了兩個大禮給港會;另左後衞陳蘇演出走樣,結果竟然大敗 0 : 4,宣布與冠軍無緣,而且第 23 位也不保。

南華球員表現方面,一雙翼鋒最初被評為不懂得在翼位高速推進時將球傳中,及至聯賽進行了三份之一後才有所改善[S6] 。南華季尾起用乙組新秀黃瑞華 (代替郭寶根)、林玉英和吳錦泉等,他們於1923年獲選入征澳代表隊,而且後來更成為南華的主力球員,而林更獲球王李惠堂譽為戰前最佳左中衞[S7] 

居了艦於聯賽開鑼後不久即離港執行任務,至19221月中才回港,此後該隊發力,在聯賽積分追過添馬艦和南華,最後和香港會同於20場中取得29分,需要於422進行一場附加賽決定冠軍誰屬,結果居了艦隊以 1 : 0 取勝,奪得這屆聯賽冠軍;港會屈居亞軍,添馬艦28分得季軍,南華27分僅得第 4

隊名
得球
失球
積分
居了艦
20
13
3
4
30
14
29
香港會
20
12
5
3
25
9
29

居了艦隊還奪得乙組聯賽冠軍,是本港足球史上第一隊同一屆中兼得甲組和乙組冠軍的球隊。

這屆銀牌仍然由香港會負責舉辦 (將會是最後一屆),總共 15 隊參加,1 28日開鑼,球例依照上屆,但這屆亞軍也會獲頒獎牌。香港會淘汰卡萊爾艦 (HMS Carlisle)、聖若瑟和添馬艦進入決賽,最後以 2 : 0 擊敗炮兵奪得冠軍[S8] 這是港會歷來第5次、亦是最後一次奪得銀牌冠軍,這隊老牌球隊從此没有再贏取過任何甲組錦標。

南華派出兩隊參加銀牌賽,其中二隊由乙組兩隊南華隊球員混合組成,結果二隊於初賽便被德班艦隊以 2 : 1 淘汰,一隊則於復賽以 1 : 2 被警察淘汰,雙雙與銀牌絶緣。

軍方聯賽此時仍然舉行,共有 9 隊海陸軍球隊參與,包括没有參加足總聯賽的鶴健士艦 (HMS Hawkins)、加力素艦、馬拉辛艦 (HMS Marazian) 和馬林艦 (HMS Merlin);居了艦卻没有參與。

另陸軍自己也搞的聯賽 Garrison Football League,有 8 隊參賽:威路士陸軍 3 [S9] ,炮兵 3 隊,以及工程和 Staffs & Departments

(上圖:1921-1922年甲組聯賽冠軍隊球員獎章。)

球隊介紹

京士陸軍

本屆加入的是本港足球史上第 2 隊京士陸軍,正式名稱為國王利物浦步兵團 (The King’s Liverpool Regiment)。這兵團於早於 1751 年成立,是英軍 4 個附屬於城而不是郡的兵團之一,曾參與南非波爾戰爭 (Boer’s War)[S10] 

1922年被調來港的是第二營,他們曾駐守印度西北部邊界,1919年參與阿富汗遠征軍;之後調往埃及。191912月調往喀土木,一年後再調回埃及。

第二營駐守埃及期間,球隊曾參與開羅足球聯賽,取得亞軍佳績,在蘇丹杯淘汰賽 (Sultan’s Cup) 亦打入準決賽。

1921年年尾被調來香港接替威路士兵團,1922 1 15 865 名官兵及數十名軍官乘坐遠洋輪船抵步,入住中環美利兵[S11] 

京士陸軍承繼了威路沙陸軍在軍方聯賽和足總聯賽甲乙組的位置和績分。兵團剛抵步後的第一個星期,其足球隊即於兩個聯賽中亮相,1 21 日在足總聯賽與後來奪得冠軍的居了艦隊打成 0 : 0 平手,其實力可見一班。



居了艦

居了艦 (HMS Curlew) 為 4,190 噸重的 C 級輕巡洋艦,1917年 8 月下水,12 月開始服役。1921年調來香港,1922年底被調回英國。1940 年 5 月被德國轟炸機炸沉。



開羅艦

開羅艦 (HMS Cairo) 以埃及的城市開羅命名,亦為C 級輕巡洋艦,於 1917 年下水,並没有參與第一次大戰。1919 年 9 月開始服役,1921年便被派到中國,駐在香港。1922年底被調回英國。












 [S1]李惠堂『球經釋疑』,載大公報1949-02-27


 [S2]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3-26


 [S3]李爾康:『永遠懷念球王李惠堂』,載『傳記文學』第四十五卷第二期。


 [S4]同上。


 [S5]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5-14


 [S6]Hong Kong Daily Press 1921-12-31


 [S7]1949-04-02大公報載李的『球經釋疑』專欄。


 [S8]決賽踼90分鐘,賽和加時20分鐘。Hong Kong Daily Press 1922-03-23


 [S9]陸軍以連為單位。


 [S10]英文維基百科 “The King’s Liverpool Regiment” 條。


 [S11]Hong Kong Daily Press 19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