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廣州四騎士



上文曾提到1920年代中,因有香港球員在省港大罷工期間到穗踼球而改變了廣州足球風格,提升了該地足球水平。自此之後,仍然陸續有香港球員參加廣州球隊,其中最為球迷津津樂道的是『廣州四騎士』。

廣州足球發展之初,活動多限於學校,如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及廣雅、培英、培正、南武、聖心中學等。1924年精武體育會成立足球隊,而其他團體如廣州南華會、越秀體育會、國民體育會、強華體育會、市員警體育會等也相繼開展了足球活動。

1929年到1936年間,廣州由卓號『南天王』的軍閥陳濟棠統治,社會安定,經濟活躍,百業繁榮,足球運動也隨著蓬勃發展起來。

當時,華南規模最大的嶺南大學,邀得從香港回去的中國第一代球王唐福祥任足球隊教練,1928年香港中華隊著名左翼陳光耀考入該校半工讀[1],那時在嶺大就讀的多是愛好體育運動的世家子弟或海外華僑子弟,於是對足球產生濃厚興趣[2]

故歷屆省市足球賽,多為嶺大獨佔鰲頭。不久,香港南華會球員朱國倫、馮景祥、葉北華一起赴穗入讀中山大學[3],朱並兼任該校足球指導,使中大足球隊技術急劇提升,與嶺大相抗衡。此時廣州足球壇競爭激烈,熱鬧非常。

此時廣州的各軍警機關也組織足球隊參賽,為了爭取好成績,需要邀得好手助陣,眾球隊中警察局足球隊常吃敗仗,廣州市警察局交通督察長袁煦圻、勤務督察長韋汝聰都是球迷,對己隊劣跡心有不甘,認為解決辦法是找外援,而當時最多華人高手雲集的地方就是鄰近的香港,於是獻計邀請香港南華足球隊訪穗與廣州聯隊比賽,趁機拉攏南華球員加盟,當時應該是1930年的事。

馮景祥又把葉北華拉進廣州警隊。而葉北華又說服了在廣州出生、在南華還未取得甲組正選席位的譚江柏同去。

廣州警局招攬他們4人,其真正目的雖然是為增強足球隊的實力,但還是要給他們正式的工作,袁煦圻負責交通,於是每人配以電單車一輛,派他們到街上巡邏,當交通督察員[4]

原來廣州在1920年開始已經有搭客車行駛,同年廣東電車有限公司從國外購進一批鐵輪貨車改裝成搭客汽車,由於品質低劣事故頻繁,不久便被禁止行駛。1923年商人蔣壽石又從加拿大購入15輛8座汽車,創辦了廣州公共汽車[5]。到1933年,市內有公共汽車96輛,公共汽車線路增至13條[6]

初年的公車常有違章濫載及坐霸王車的情況出現,馮葉李譚4人的任務,就是取締這些不法行為。每天早上他們穿著全套『醒目』的警服,威風凜凜,駕著摩托車縱橫在市區幹線。當時廣州街上摩托車甚為罕見,這幾位交通警當然十分引人注目。

不過,他們的主要工作其實是踢球,每天下午均騎車到東較場運動場或惠福東大佛寺球場練球。這4位正在冒起的新星一同加入了廣州警察局足球隊之後,令該隊搖身一變,成為省港澳球壇的強隊之一。而4人更獲廣大球迷和報章冠以『四騎士』雅號[7]

『四騎士』雖然在廣州工作,但仍然是南華的註冊球員,每逢南華在週未有賽事,他們都會來港出賽。但畢竟穗港來回需時,有時他們也會因事缺陣。遇著等別重要的比賽,為免節外生枝,南華會重臣甚至會親自到廣州『迎接』他們來港。

其實南華球員卓石金和楊水益都加入了廣州警隊,但可能因為他們並非屬於交通部,所以没有被稱為『騎士』,而且他們的實力與知名度亦遜於『四騎士』[8]


馮景祥


馮景祥卓號『神腿』,在本港及廣州球壇縱橫20多年,是唯一一位中國球員於1936年和1948年兩次代表國家出席世運足球賽,而且1948年那次還當上隊長,至為難能可貴。

馮景祥1907年12月19日出生,在兄弟中排行第2,所以圈中人稱他為『二叔』。

馮畢業於聖若瑟書院。1925年18歲加入南華當甲組後備。1926年聯愛團事件中效忠母會,没有離隊,因而獲得重用。1926-1927年那屆獲升為正選左輔。之後一年開始掛師當中鋒。

根據球王李惠堂的描述,馮比賽時鎮定、機智,有領軍才能,傳射俱佳[9]。他餵翼 (feed wing) 和直線傳球的技術均少有其他球員能及[10]。他的黃金時期為1930-1936年。他有腳頭和精湛射術,20碼外左右開弓射門甚有把握,當時還未流行第三後衞踼法,所以這段期間他能在前線上當中鋒[11]

及後馮射術退化,以5呎7吋的身裁,又不善於衝鋒陷陣,體力又吃虧,難於應付第三後衞 (WM式) 的踼法,故改踼輔鋒,做穿針引線的工作[12]

1940年跳槽新成立的星島。戰後第一年曾加盟東方,次年回到再組隊參賽的星島。

這時馮雖然年事已高,但憑豐富經驗和足球智慧,仍能作出準確傳送[13],戰後初年本港足球水平低落,故仍可勉強支持。左腳王許竟成這樣形容這時的馮景祥:『二叔從不貪功,每每替隊友製造機會,可是有時由自己操刀,其射門雖不夠勁,但角度相當刁鑽,皮球往往從死角入[14]。』

1948-1949年下半季,已經41歲的馮景祥改踼對氣力要求稍低的右翼位置,但仍然無法適應二戰後流行的新戰術[15],蓋戰前的翼鋒只負責傳球中路,這時的翼鋒則還要切入中路射門。這屆結束後他終於掛靴退出球圈。

性格方面,馮景祥是好好先生,許竟成這樣評他:『他 (是) 什麼也不在乎,而且什麼也不計較的人物。他是那麼樣的有涵養,没有怒氣,…他有特別的生活藝術,令人作自然的敬佩,他雖無玲俐的才學,但他卻有一般人所無的良好性格,他雖然庸庸碌碌,可是他心平氣和,他不時玩玩麻雀牌,亦飲上一杯半杯,他從來不肯認真,然亦從未見他糊塗,他確是一位優哉遊哉樂天知命的典型人物[16]。』

馮景祥育有6子一女,其中4個兒子 – 紀魂、紀良、紀光、紀棠 – 後來亦成為本港足球名將。


葉北華


葉北華,祖籍廣東惠陽縣。他出生日期有兩種法,即1907年2月2日[17],以及1909年。

至於出生地點,亦有兩個版本,不少文獻資料記載他出生於香港大坑村。可是,他徒弟冼永泉則說他生於廣東惠陽縣,年幼時隨父親到省城廣州謀生。八九歲時才跟隨父親來香港,住在大坑。

葉北華在大坑與李惠堂、李天生是左鄰右裏。13歲他與馮景祥組織了尚武足球隊。1924年葉北華在李惠堂的推薦下參加了南華童子軍足球隊。由於球技進步迅速,後獲選入南華會乙組足球隊員[18]

1926年聯愛團事件發生時葉北華没有離隊。南華分裂後,閙球員荒,立刻派他出任甲組正選左翼。至1930年加入廣州警察足球隊,但仍一直為南華出賽,為1930年代的南華霸業作出重大貢獻。

葉北華身裁矮小,只有5呎4吋高,但盤球和過人技術了得,獲『穿花蝴蝶』美譽。球王李惠堂葉認為葉是戰前我國最佳左翼,讚他『腳法好,有叩關威脅,平均穩健[19]。』

葉自己亦說:『不是我自誇,自我『收山』後,香港没有一個左翼能夠踼得到我黃金時代的水準[20]。』

1936年葉北華代表中國出席柏林世運之後,翌年即遇上日本全面侵華,葉北華在韶關與李惠堂、鄒文治、譚均幹等球員組織『建航』足球隊,轉戰桂林、柳州、四川成都、重慶、內江舉行足球義賽,宣傳抗日救亡。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已屆中年,仍未掛靴,1945-1946年那屆效力東方。之後没有再在香港落班,而是往來於港、澳、穗之間,組織省港足球隊伍,交流比賽,為恢復廣州足球運動和培育新苗、扶掖後輩,不遺餘力。

1949年後,葉北華留在國內發展,先後擔任中南軍區和武漢體育學院足球教練。1957年回廣州任越秀山體育場青少年業餘體校總教練,培養出大批優秀足球運動員,如1950年代楊子璿、廖德營、黃福孝、冼永泉等足球名將,都是他的得意門生;廣東足球隊在全國賽事取得輝煌戰果,實有賴葉北華當年奠下的基礎[21]

1959年葉北華調到廣東工學院任教。

文革期間葉北華被批鬥,他於1936年在柏林出席世運時曾與希特拉握手,成為罪狀之一。

1973年葉北華退休,仍獲選為廣東省足球協會副主席、南海縣官山鎮政協委員。

1987年12月5日晚,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廣東對遼寧足球決賽,最後廣東隊榮獲冠軍,他觀看電視興奮過度,猝然逝世。


譚江柏

譚江柏卓號『譚火仔』、『銅頭』,1911年12月27日 (即武昌起義兩個半月後) 出生於廣州,為藝人譚詠麟父親。

譚出道之初,以前鋒身份出現。1927年他加入南華丙組乙隊任右輔,當時還未滿16歲。次年 (1928年) 獲升上南華乙組甲隊,仍然任前鋒,但改當左輔。

譚第一次在甲組比賽現應該是1928-1929年度。當天南華與皇后陸軍舉行相信是聯賽第二循環的甲乙組賽事,乙組比賽先在跑馬地大石鼓場舉行,譚是乙組隊的左輔[22]。比賽後,南華管理員周潤年到球場找譚,說甲組左輔劉茂缺陣,要他臨時補上,譚於是怱怱趕到不遠的港會場上陣。

多年後譚接受足球雜誌訪問時回憶,當時皇后隊的高大後衞看不起他 (譚5呎10吋高),可是居然給他射入兩球,南華最後以2 : 1取勝,翌日英文報章大讚他是『新李惠堂』云云。

不過,那一場之後南華没有立刻把他升上甲組。而次年 (1929-1930年) 他仍然在乙組比賽,但偶爾會獲派到甲組比賽中出場,例如1930年3月8日對海軍的銀牌準決賽,這時已轉踼左後衛。

1930年譚加入廣州警隊後,即担任正選 (左) 後衞。而南華方面亦將他升為正選左後衞。

譚身裁標準,獨頸部特別粗大,跳得高,頂得遠,頭球技術為當時全國第一,故有『譚銅頭』外號[23]。據說他頭頂皮球的技術像江湖賣藝者的雜技,戰後已不復見[24]。球王李惠堂讚他黃金時代時,『能衞能鋒,陷陣則敵方辟易,防衞則一夫當關,渾身解數,件件皆能』[25]

另一方面,李惠堂認為他『腳法、控球均未到家,射門亦無把握,只靠頭球』,但以頭球攻門時,只見力大,卻欠角度,不懂智取,當後衞較適合 (編者按:事實上他後來的確當後衞的時間居多),但『仍不失為少見的攻守兼備的奇才』[26]

另外,李惠堂批評譚性格火爆,曾多次因動粗而被罰停賽。最嚴重的一次是1931年南華遠征西貢,譚與對方後衞打鬥,引發球迷衝入場內,最後引致李惠堂踼死了一名襲擊他的觀眾[S1] [27]

譚曾代表中國參加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以及1936年柏林世運會。但世運會回來後漸走下坡[28]

1937年的督憲杯賽,譚因侵犯對方中鋒D S Blake而被罰停賽一年。

同年日本轟炸廣州,譚江柏經廣東省長介紹,遠赴雲南,擔任華僑12運輸大隊隊長,官階為中尉,負責在滇緬公路運輸抗日物資。

二次大戰結束後,譚當起老闆來。1946年下半年他到廣州,市長歐陽惜白想把他留下來。可是這時胡好到廣州找他,10月2日帶著他和麥紹漢回港[29],重投星島懷抱。起初讓他踼甲組[30],但星島人才濟濟,譚身裁發胖,表現已不如前,於是調他到乙組,司左輔之職。

1947-1948譚轉投巴士,任甲組正選中鋒。可是球季開鑼不久,譚又因踼傷何應芬,被足總罰停賽至1949年5月底[31]

1950年譚只能踼九巴乙組乙。1951年轉會甲組中華,1953年掛靴。

譚一向服務於渣華輪船公司,渣華有一隊球隊參加丙組聯賽,譚擔任該隊教練培育新血[32]

2003年譚江柏獲第26屆香港最佳足球明星選舉的「球壇榮譽大獎」。2006年3月16日病逝香港。





李天生


李天生卓號『天王』、『鐵鏟』,1906年4月4日出生於大坑,少年時即與李惠堂等人一同踼球。

據說李原姓『陳』,小時在機器廠當學徙,後過繼給李姓家庭,方才改名『天生』。

李天生是一位十分穩健的後衞,李惠堂認為他是張榮漢之後,我國後衞第一人。他長處是鎮定,搶球有把握,鏟球更為拿手好戲,被對方推過後,轉身一鏟,只鏟去皮球,不觸及對方身體,故不犯規,又快又準,有如鷹隼撲撃,贏得『鐵鏟』稱號。而且轉身靈活,還原力快,等閒前鋒不易偷過。而且他位置奇佳,得球後不會盲目大腳解圍[33]。他腳頭雄勁,頭球準確,走位包抄恰到好處,又往往臨危不亂[34]

南華戰前全盛時期,他與譚江柏合拍鎮守南華後防,球迷常說『銅頭』(譚江柏) 一頂,『天王』一鏟,第一流的前鋒也難越雷池半步[35]

李天生的弱點是身高只有5呎6吋高,頭球吃虧。還有他不看緊對方翼鋒,所以當戰後流行踼第三後衞戰術,即後衞要人釘人,他就無法適應[36]

查李天生1924年已加入南華會[37],但未獲重用。聯愛團事件後,1926-1927那一屆立刻獲委派為正選左後衞。此後雖然北上廣州當交通警,但仍為母會效力,直至1940年加盟星島。

據說戰前李天生經濟情況不錯,於1938或1939年開了一間米舖,生意頗佳,而且是『有車階級』[38]。但他同時又在報館機械部兼職,蓋這才是他本行。

二戰期間李天生回到國內。戰後1947年夏天李天生從上海回港,當時球壇人才凋零,李以41歲高齡仍加盟新球隊巴士,但踼了一年便退休,改任教練,門生滿港九 (後教練一職由楊根保取代)[39]

李天生加入九巴足球隊那年便開始在九巴公司任職九龍城站站長,工作了前後18年,於1964年6月宣告退休[40]

李天生兒子李磊光號稱『小鐵鏟』,曾效力星島及東華等球會,經常獲父親指導,學習父親快速地搶奪敵人腳下球的技術[41]




[1] (1) 工商日報1930-10-28(2) 《球國春秋》第54頁。
[2] 《球國春秋》第54頁。
[3] 同上
[4] (1)『廣州足球“四騎士”』(2)『中華武學論壇』網頁。
[5] (1)『廣州早期的公車』(2) 『中國廣州』網頁。
[6] 『百年滄桑話公交:廣州街市上流動的風景』網頁。
[7] (1)『廣州足球“四騎士”』(2)『中華武學論壇』網頁。
[8] 除南華會外,中華會亦有多名球員參加了廣州的海軍空軍強華等球會
[9]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4-30
[10]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1-13
[11]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4-09
[12]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4-09
[13]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4-09
[14] 『三十年代三鋒將馮神腿‧孫鐵朖‧李怪腳』,載1980年代足球雜誌。
[15]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1-141949-02-19
[16] 星島日報1947-06-27許竟成對馮景祥的評語。
[17] 他的出生日期是根據『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足球队』,另一方面百度百科說是1909年。
[18] 『足壇名宿葉北華  惠州出戰奧運第一人』,載南方都市報2009-07-30
[19] 李惠堂『球經釋疑』,載大公報1948-12-04
[20] 大公報1948-10-14
[21] 百度百科『葉北華』條。
[22] 譚江柏在1970年代的足球雜誌訪問中說他那時是當後衞,這說法與當年報紙記載不符,而且南華亦不可能隨便找一個乙組後衞去當甲組輔鋒。
[23]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1-20
[24] 工商晚報, 1964-06-07
[25]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1-20
[26]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1-201949-04-09
[27] 『球王李惠堂軼事』,載1979年足球雜誌。李惠堂『球經釋疑』,載大公報1948-11-20
[28]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9-04-09
[29] 趙子龍:『國腳銅頭譚江柏』,星島日報1946-10-03
[30] 譚江柏在多年後接受足球雜誌訪問時,稱他回港後第一場比賽是對第15營金冕多,且射入全場唯一的入球,查這並非事實,他第一場是1946106日對空軍,星島勝4:3,他没有入球。
[31] 巴士於194810曾去信足總請求減刑,但為足總拒絶,於是1948-1949年球季也不能出場,見大公報1948-10-16
[32] 工商晚報, 1964-06-07
[33] (1)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0-301948-12-11(2)『四十年來港華特出球員()』,星洲南洋商報1962-11-13(3)王三公子『每日一人 李天生』,星島日報1941-09-30
[34] 工商晚報, 1964-06-07
[35] 『四十年來港華特出球員()』,星洲南洋商報1962-11-13
[36] 李惠堂『球經釋疑』專欄,載大公報1948-10-301948-12-11
[37] 《二十世紀球員紀念特刊》第8香港足球總會2014
[38] 王三公子『每日一人 李天生』,載星島日報1941-09-30
[39] 工商晚報1964-08-24
[40] 同上。
[41] 華僑日報1964-05-22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1930-1931 南華重振雄風

足總赤字與球場門券收入

足總賬目於1928-1929年錄得盈餘$6,345,但1929-1930年收入大跌,導致$7,323的赤字[A1] 。收入急降的主因是聯賽門票收入大減,此外銀牌賽收入亦下降。為什麼門票收入劇跌?卻並非因為1929年在美國爆發的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引發的世界經濟蕭條至1931年才開始影響香港),而是因為中華會北角球場啟用[A2] 

查當年足總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球賽門票,而門票收入來自香港會及九龍會兩個球場收取部份門票收入,其中港會場把有蓋棚對面的露天觀眾席的門票收入上繳足總 (1928年港會場上繳的數目為大約3,000)

然而華人球場的收入卻没有上繳,所以北角的中華場啟用後,部份球賽編排到該場舉行,於是在港會及九龍會球場舉行的場數減少,門票收入當然亦下降,大大影響足總收入。

足總司庫提議向華會要求仿照港會和九龍會的做法,將部份門票收入上繳足總。然而,上繳足總卻並非法律規定,故足總只能夠與華會商討此事,請求他們『幫忙』,不能強迫他們就範[A3] 

南華力壓九龍會聯賽奪冠

1930-1931年這屆聯賽首次設立丙組,不過,以前的乙組乙,或者『週三組』,其實亦可算是實際上的丙組。

上屆甲組森馬薛陸軍和京士陸軍被調走,由威爾殊陸軍和亞皆老陸軍代替,其餘不變,仍然是11隊。

這屆中華隊季前組班出現問題。主將右輔李惠官回了上海,至下半季才再來港為該隊效力。左輔孫錦順則於季初没有為中華隊上陣,於聯賽舉行了5場之後,在中華會高層再三敦促之下才復出。另外一雙翼鋒曹桂成及陳光耀,在季前曾參與國內球員征歐計劃,但征歐之行後來臨時取消 (見上文),而他們二人亦因此事而牽涉到他們的業餘身份問題,於季初被足球總會暫停出賽資格,至19312月才重新獲准出場。另右後衞吳錦泉因足傷不能在餘下賽事出場,由中場梁玉堂退後充當右後衞。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中華會足主李蔚文唯有擢升幾位乙組球員在甲組比賽,效果出乎意料之外的理想。其中身裁高大的新秀何家強,從此成為中華會的主將。
季初中華甲乙隊陣容如下:

                      中華甲                                                     中華乙

                                                                                          
                                                                                       
                                                                                       
                                                                                    黃
                                        玉                                                               
                                                                                     
                                                                             
                                                                            
                                                                             
                                                                 
                                                                  
                                                                  
            
                                    後備:梁榮達
                               
李義臣
                               
馮擎宇
                               
黎國釗
                               
羅偉民

南華這屆提拔上屆乙組球員譚江柏上甲組,與李天生一起鎮守後防,從此二人成為南華後防孖寶。中衞没有改變。前鋒以馮景祥掛帥踼中鋒,將後衞劉茂推上前線,效果之佳出乎意料之外。11月南華從馬來亞霹靂埠輸入一位華人球員陳美安,此子球技上佳,尤其善於開角球,會方以他代替原右翼鄭少康[A4] 。另外,李惠堂於19312月回港[S5] ,重投母會懷抱,令南華如虎添翼。季初南華甲乙隊陣容如下:

                      南華甲                                                 南華乙

                                                                                      
                                                                                   
                                                                                   
                                                                                                                              
                                                                               
                                                                                 
                                                                          
                                                                         
                                                                          
                                                               
                                                                   
                                                               

聯賽104日開鑼,季初排出新陣的中華憑著一些年青新血的加入,演出仍然可人,没有因為少了數個球星而走樣,且與南華在聯賽績分表上雙雙帶出,至季中兩隊仍然領導群雄。

可是下半季中華隊演出忽然大為失準,雖有李惠官回巢和曹桂成、陳光耀復出,但曹復出不久,即離開香港遠赴荷屬東印度群島 (即印尼) 的泗水發展;其他好手亦星散;一些球員則同時為廣州球隊效力 (如黎國釗李義臣為廣州強華披甲) 而不時缺席香港賽事[A6] 加以球運惡劣[A7] ,以致中華會仍然敗仗連場,成績大幅下滑。自從1931328日以 1 : 0 僅勝魚腩部隊警察之後,最後 5 場竟然全部敗北,以致最後排名下降至第六,中華隊剛於1920年代後期實現三連冠之後居然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驚訝。

南華則保持上半季水準,戰至第18輪賽事,已得30分,明顯地超越群雄,比第二位的九龍會和第三位的亞皆老陸軍均多3分,而亞皆老更比前二者多踼一場。即是說,亞皆老已與冠軍無緣,但九龍會仍然有一線希望,如果最後三場他們全勝而南華全敗,則他們仍可以一分反為壓過南華奪標;南華則只要再得兩分便穏奪冠軍。亞皆老則已冠軍無望,只可爭奪亞軍,但可影響哪隊可以奪標。

隊名
積分
南華
17
15
0
2
30
九龍會
17
11
3
3
25
亞皆老
18
12
1
5
25

所以第18輪賽事非常關鍵,這週南華面對穩守第三位的亞皆老,九龍會則對暫列第四的海軍。

兩場牽涉爭標大業的關鍵賽事於1931411日下午4時半同時舉行,南華對亞皆老在加路連山南華主場進行,而九龍會對海軍則於維多利亞港另一面的紅磡九龍會主場開戰。

南華與亞皆老於第一循環碰頭時,南華在作客的情況下仍大勝71,開賽10分鐘便快速射入4球。這次南華雖然有李惠堂回巢,仍然被看好,可是一面倒的情況不可能重演。

雙方陣容如下:

                         南華                                                                       

                                                                                                                    
                                                                                                                    
                                                                                                                    
                        
                                                    
                                                                                                
                                                                    
                                                                        
                                                                    
                                                               
                                                               
                                                               

亞皆老陸軍 :
門將 ─ Hunter
後衛 ─ Blackburn, Henderson
中衛 ─ McGlashan, Hay, Yeoman
前鋒 ─ Christie, McTavish, Lamont, Alexander, Hughes

海軍則於第一循環擊敗九龍會10,但第二循環九龍會越戰勇,這次反過來是被看好的一隊。兩隊出場球員如下:

九龍會
門將 ─ Angus
後衛 ─ Martin, Dowman
中衛 ─ Hedley, McKelvie, Bliss
前鋒 ─ Caplen, Dominy, Gillot, Grimwood, Ianson

海軍
門將 ─ Bines
後衛 ─ Dixon, Ward
中衛 ─ Hobbs, Shirras, Ashman
前鋒 ─ Tigwell, Rush, Redgate, Kirkby, Skinner

南華對亞皆老一仗開賽後10分鐘內,南華即有三次入球機會,可惜朱國倫和馮景祥 (兩次) 都錯過了。射球機器李惠堂一直被對方右中衛McGlashan釘死,直20分鐘,終於擺脫了後者的糾纏,接應葉北華的妙傳快射入網,為南華先開紀錄之後10分鐘南華繼續施壓,可是表現出色的亞皆老門將和後衛破壞了南華不少攻勢,而南華幾名前鋒均忘帶射門鞋,最後南華仍只能以10領先上半場。

另一邊廂,九龍會亦不讓南華專美,憑著GrimwoodDominy兩人的入球帶著兩球的優勢進入更衣室,若非海軍右後衛Dixon兩次救空門,九龍會上半場應不只勝兩球。

當年還未有手提電話或手提收音機 (那兩場球賽亦没有即場評述),筆者估計雙方職球員要等到中場休息時才知道另一場球賽的最新情況。中場時南華九龍會雙雙領先,如下半場最終仍然是兩隊均能勝出,則南華便得冠軍。九龍會如要保持冠軍希望,便要指望亞皆老下半場反敗為勝,而自己則要保持勝果。

下半場接戰後,亞皆老憑著中場線的努力,表現大有改善,多次威脅南華的球門。南華門將包家平多次救出險球,可是完場前10分鐘終於失守,亞皆老左翼Hughes在李天生的壓迫下仍能將球傳中,McTavish接應射入扳平的一球。此後雙方互攻,但仍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入球,最終11平手。全場雙方中後場均表現極為出色,可說無懈可擊,梁榮照和McGlashan為其中之表表者。

南華雖只得1分,但因得失球差大大多於九龍會,所以無論九龍會那場結果如何,南華已穩奪冠軍。

而九龍會又不爭氣,下半場踼法變得保守,竟然被海軍連追兩球,以22終場[A8] ,失掉重要的1分,於是連數字上也無可能追上南華。

聯賽所有賽事結束後,南華壓倒群雄,繼1923-1924年之後再次奪標,比亞軍的九龍會多出 6 分,得球平均每場竟然超過 3 球,為各隊之冠,失球每場平均 1 球,亦為各隊中之最少。

九龍會這屆演出雖是近幾屆中最好的一屆,可是最終仍無法繼1925-1926年之後再一次摘下聯賽桂冠,只能屈居亞軍。

隊名
得球
失球
積分
南華
20
17
1
2
69
20
35
九龍會
20
12
5
3
47
28
29
亞皆老
20
13
2
5
43
32
28
海軍
20
11
2
7
63
39
24
威爾殊
20
11
2
7
36
26
24
中華
20
10
1
9
35
27
21
西洋會
20
9
1
10
31
38
19
炮兵
20
6
1
13
21
54
13
香港會
20
4
3
13
15
48
11
警察
20
4
2
14
25
39
10
聖若瑟
20
3
0
17
22
56
6
(資料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31-05-04)

這屆因新增丙組,乙組只有12隊,其中東方獲得多名南華乙球員加盟,包括伍若漢 (即伍寶渠)、賴江禧、蕭炳順、劉國耀、司徒開等[A9] ,加上本身的好手,實力大增。其中左翼金百兆更以乙組球員身份入選麗華杯賽中的西人文員隊 (見下文),雖然最後因國籍問題而退出文員隊,但亦可見其實力。19314月時的東方陣容如下:

門將 施利華 (da Silva)
後衛 賴聽材、司徒開
中衛 吳應基、盧日明、劉國耀
前鋒 李炳棠、伍若漢、賴江禧、麥紹漢?、金百兆[A10] 

東方在最初7場無敵手,可是第801敗於另一不敗之師森馬薛,被打破不敗之身[A11] 。下半季東方後勁不繼[A12] ,被海軍及兩隊陸軍一一趕過,最後由剛來港代替森馬薛的威爾殊陸軍奪得乙組聯賽冠軍,東方只得第四。亞軍方面亞皆老本有機會,可是最後一戰被海軍在大雨中以31擊敗,兩隊同得34分,成為雙亞軍。

隊名
得球
失球
積分
威爾殊
22
17
3
2
45
19
37
海軍
22
17
0
5
89
25
34
亞皆老
22
15
4
3
45
23
34
東方
22
14
4
4
44
18
32
香港會
22
11
4
7
30
29
26
中華
22
10
4
8
29
32
24
聖若瑟
22
8
3
11
30
41
19
大學堂
22
7
4
11
34
32
18
九龍會
22
6
5
11
22
41
17
南華
22
4
4
14
23
51
12
炮兵
22
4
0
18
9
45
8
西洋會
22
0
3
19
6
50
3
(註:炮兵和西洋會在季中退出,其餘下賽事積分撥給原定對賽隊伍。資料來源Hong Kong Telegraph 1931-05-04)

丙組以軍人球隊最強,其球員多來自年前解散的陸軍小隊,結果冠軍由軍械隊奪得。南華丙隊只屬中遊隊伍,但有一新秀楊水益則將會成為新星。

這組別有一隊新華人球隊出現,名叫福建,由本港福建居民組成,季初人腳包括:曾景X、馬炳棠、馬炳莊、侯新珠、謝德光(右翼)、梁展文(右輔)、陳騰蛟(中鋒)、張官生(左輔)、陳榮光(左翼)。該隊表現也不錯,前鋒為華隊中之最強,成績在9隊裡排第4名,為4隊華隊 (其餘為南華、中華、怡和) 中最佳。

四隊華隊中有兩隊未能完成所有賽事 怡和在下半季被取消資格,中華則主動退出丙組聯賽,兩隊餘下賽事的分數撥歸對賽隊伍。

隊名
得球
失球
積分
軍械
16
13
1
2
48
18
27
威爾殊
16
11
1
4
48
19
23
工程
16
8
2
6
27
27
18
福建
16
7
2
7
30
35
16
南華
16
5
4
7
28
37
14
怡和
16
6
2
8
19
25
14
空軍
16
6
0
10
34
39
12
中華
16
4
3
9
20
25
11
勤務
16
4
1
11
27
56
9
(資料來源 Hong Kong Telegraph 1931-05-04)

南華雙料冠軍

聯賽之外,南華在銀牌亦大發神威,於321日舉行的準決賽以50打垮聯賽的競爭對手九龍會,取得決賽資格;而另一決賽隊伍威爾殊更誇張,在同日的另一場準決賽以114大炒炮兵。

銀牌決賽於193144日舉行,這場賽事有ZBW電台現場評述。 當天雙方列陣如下:

南華
門將 包家平
後衛 李天生、譚江柏
中衛 梁現贊、梁榮照、湯坤
前鋒 少康朱國倫馮景祥、李惠堂、葉北華

威爾殊
門將 ─ Johnson
後衛 ─ Mullane, Williams
中衛 ─ MorganUnderwoodEynon
前鋒 ─ PallisterDaviesLakemanChanningDuncan

開賽後威爾殊表現出色,最初5分鐘內兩度威脅南華球門,可是DaviesChannings均錯失良機。最初10分鐘威爾殊攻守均顯示強隊本色,可是之後形勢忽然急轉直下,梁現贊在中場離門約50碼踼出一個高吊球,威爾殊門將Johnson判斷錯誤,居然被皮球笠過頭入網。

缺口一開,威爾殊即兵敗如山倒。這場狀態大勇的李惠堂憑個人突破為南華再添一球。而左翼葉北華則在完上半場前為南華射成30。這場比賽南華一條中場線 (梁現贊、梁榮照、湯坤) 表現特別出色,對前鋒提供強大的支援。

下半場威爾殊前鋒Lakeman為己隊破蛋,射成31。威爾殊球員立刻像打了一針興奮劑,可是只維持了5分鐘,朱國倫又第一時間射球入網,再將比數拉開至41。然後李惠堂在完場前再進兩球,完成帽子戲法,結果南華以61把威爾殊擊潰。其實如果球證執法較嚴,比數應更懸殊,因為有至少兩個南華應得的12碼球没有判罰,另外李惠堂一個精彩入球更被球證誤判為越位在先而無效[A13] 

南華1928-1929之後再奪銀牌冠軍,成為本屆甲組雙料冠軍,是繼1926年九龍會之後第二隊球隊能創此佳績。南華會自從聯愛團事件引至分裂後,至此吐盡污氣,苦盡甘來,亦開創1930年代南華的盛世。

另初級組銀牌決賽海軍以30大勝港會奪冠。


球隊介紹

威爾殊陸軍

威爾殊陸軍的官方英文名稱為South Wales Borderers,即是南威爾殊邊境步兵團,成立於1881年。但其前身可追溯至1689年,幾百年來曾參與英法7年戰爭、平息印度叛變、非洲祖魯戰爭 (Zulu War)、南非波爾戰爭 (Boer War)等。

威爾殊陸軍來港前駐守埃及,於193011月中到港,代替要調往印度的森馬薛陸軍,威爾殊承繼了森馬薛的位置及積分[A14] 

亞皆老陸軍

新球隊亞皆老 (Argyll),是Argyll and Sutherland Highlanders3營的簡稱,他們是英軍中的蘇格蘭步兵團,於1881年由兩個步兵團合併而成。他們有一外號:The Thin Red Line[S15] 但這外號與1998年上影的同名荷理活電影没有關係。

這個兵團的名稱與九龍的亞皆老街也没有關係,後者的名稱取自19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該團派到法國參戰,曾建殊功;後又曾派往華北[A16] 

該團士兵大約於19304月底到港,取代被調往印度的京士陸軍。193210月被調離港,北上駐守上海租界[A17] 



7年前華資百貨公司麗華公司捐出銀杯一隻給足總,創辦麗華杯賽,足總指定每年由華人聯隊、西人文員聯隊、陸軍和海軍4隊進行淘汰賽,爭奪冠軍。

麗華公司的目的,其實是希望日漸強大的華聯隊可以奪得錦標,為華人爭光。可是,自從創辦之後,華聯隊卻不爭氣,到本屆已是第7屆,一直與冠軍無緣,有負奬杯捐贈人及華人社會的厚望。

這屆華聯隊打進決賽,對手是西人文員聯隊,該隊陣中球員來自香港會、九龍會、西洋會、警察、聖若瑟等球會。而且過去6屆中,西聯隊得了4屆冠軍,在統計數字上佔絶對優勢。
雙方排陣如下:

                       華聯                                                       西聯

                                                                                       
                                                                                                          
                                                                                    
                                                                                 
                                                                               
                                                                                  
                                                                          
                                                                             
                                                                          
                                                                
                                                                     
                                                                
                                                                             
        

上半場開賽未幾,華聯先發制人,馮景祥接應李鴻清傳球後,即吊高球越過西聯門將入網,先開紀錄。可是西聯隊前鋒線上的西洋會告山奴兄弟絶對是危險人物,尤其是大告,令包家平屢救險球,以致腳部受傷。上半場華聯領先 1 : 0

下半場西聯猛攻,企圖收復失地,廹得梁現贊在禁區內犯天條,12碼球由大告操刀,他力發千鈞,包家平撲著皮球也漏入網,西聯追成平手。這時華聯驚醒,人人奮勇,剛復出的李惠官大顯身手,在馮景祥的助攻下,連入兩球。完場前孫錦順單刀『埋齋』。結果華聯大勝 4 : 1,初嚐麗華杯冠軍滋味。

整場比賽的表現以林玉英、馮景祥、李天生為最佳[S18] 

這屆麗華杯賽還有一小插曲:西聯初賽遇著海軍時,他們賽前宣布的出賽陣容中,左翼球員名“Sabhan”,單看名字似是外籍球員,卻其實是一名華人球員,而且是乙組球員,即乙組東方的左翼金百兆,此事令華人球圈為之嘩然。

首先,西聯隊顧名思義,球員應該全是『西人』,不應該選華人。而選乙組球員可謂未有先例。況且,如東方會讓金為西聯出賽,則會被千夫所指,指該會不再是華人球會,這樣,將來金本身和東方會其他球員,不可能有資格代表國家出席遠東運動會等國際賽事。

金百兆自己解釋,發生此事,可能是因為他用英文名字Sabhan註冊,該英文名字看來像西人名字,因而發生誤會。最後金決定婉拒西聯的邀請。

這位金百兆,據報載,技術在乙組屬超班,實在足以在甲組比賽[S19] 。東方隊得其協助,在這季乙組聯賽12隊中名列第4

是屆總成績:
賽事
冠軍
甲組聯賽
南華
乙組聯賽
威爾殊
丙組聯賽
軍械隊
高級組銀牌
南華
初級組銀牌
海軍
麗華杯
華聯
國際杯
蘇格蘭








 [A1]Hong Kong Telegraph 1930-07-01.


 [A2]《香港6000年》第458-459頁。


 [A3]Hong Kong Telegraph 1930-07-01.


 [A4]陳美安後來英年早誓,1939年莫慶帶領南華遠征馬來亞時曾到其墓前拜祭,見《國球春秋》第75-76頁。


 [S5]李惠堂征歐計劃失敗,回國後上海球圈內議論紛紜,群起責難,李惠堂憤而回港。李惠堂去後,樂華群龍無首,一向為上海球迷所擁戴的樂華竟然因此而解散。見李爾康:『永遠懷念球王李惠堂』,載『傳記文學』第四十五卷第二期。


 [A6]華字日報, 1931-04-06


 [A7]華字日報1931-04-11


 [A8](1) Hong Kong Daily Press, 1931-04-13(2) Hong Kong Telegraph 1931-04-13; (3) 華字日報1931-04-13


 [A9]工商日報1930-10-06


 [A10]Hong Kong Daily Press 1931-04-13.


 [A11]工商日報1930-11-24


 [A12]華字日報1931-04-11


 [A13]Hong Kong Telegraph 1931-04-06.


 [A14]工商日報1930-11-26


見網頁 “The Argyll and Sutherland Highlanders (Princess Louise’s) – the Official Website”


 [A16]工商日報1930-04-01


 [A17]Hong Kong Telegraph 1932-08-11.


 [S18]華僑日報1931-02-02


 [S19]華僑日報1930-11-28